最新动态
虚拟运营商惊人内幕,办卡人与使用人不一致?
群发短信平台消息:工信部统计显示,目前虚拟运营商已经发展至少3500万用户,在移动通信市场的渗透率达到2.7%。
引入虚拟运营商最初是为了打破垄断,给电信联通移动三家独大的电信市场注入活力。主管部门希望,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虚拟运营商能够促进电信行业发展,冲击现有的竞争格局和通信服务价格体系。于是2013年底,虚拟运营商正式登场。
虚拟运营商也叫“移动通信转售”,他们没有自己的网络,通过租用移动电信联通的通信网,从三大基础运营商批发语音流量、短信等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销售给用户。工信部正式发布了移动业务通信转售业务方案。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市场,工信部规定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主体必须是民营企业,从2013年底首批牌照发放以来,共有42家民营企业分5批获得了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
在工信部网站公布的对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落实情况抽查暗访的结果中,只有一家企业的实名登记合格率不达标,但这家企业的用户实名登记率也超过了90%。单从这个调查结果看,实名制貌似执行的还不错。然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部分参与电信诈骗的170、171手机号都能找到实名信息,但这些所谓的“实名登记”号码其实在出售前就已经实名绑定了一个身份证,只是登记的这个信息不一定就是实际使用人,这在行内俗称“养卡”。
上一篇:教你看懂安全手机的新指标
下一篇:信息大数据提升你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