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抢打自有品牌的国产手机
短信平台报道:小米手机即将迎来联通定制200万台的利好,这一消息大约会让“米粉”们颇为兴奋。由于产能不足,此前这款手机一直采取着 “排号下单、网络销售”的方式,造成“一机难求”的状况。
随着智能型手机的普及,尤其是开放的Android系统,让多个国产手机厂商崛起,这也进一步挤压了“山寨”市场,甚至让不少原本“山寨”起家的手机厂商走上了品牌化的道路。深圳手机协会会长曾在近期表示,国内原先约有1,000家山寨厂商,现在仅剩不到200家,再过一两年,此数据估计将进一步下降为两位数。
成本优势是国产手机品牌不惧外来竞争者的原因。事实上,部分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亦有不俗的表现,例如中兴的多款明星机型就曾因其较低的价格、出色的硬件配置登上英美等的畅销榜。而国内运营商稳定的需求量也让国产手机厂商拥有了与进口手机竞争的资本和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规模优势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 “山寨”,让“山寨”手机原本已经微薄的利润进一步压缩。
与华为、联想、中兴等拥有多项基础通讯业务运营和强大资金链条的公司不同,小米、魅族等则可以称为“互联网手机”的代表,他们均起源于网络的 “手机发烧友”,拥有独特的消费群和特定的UI界面,是硬件与内容的双重竞争。魅族刚刚出现时曾被指为“山寨”苹果,小米刚出现时也被指为 “山寨”魅族,但均在一段时间的运营和销售后拥有了固定的 “粉丝”,跟打低价牌纯粹卖硬件的传统手机厂商不同,软件和服务也是他们的卖点。不仅如此,连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依托其产品开发出了特定的手机,意图依靠其“粉丝”分食手机市场。与之相比,进口手机厂商差异化较小的界面和服务反而显得单调了。
还有另外一支手机生产大军时常被忽视,那就是主打女性手机市场的MTK平台手机,不像智能机那么火爆,却有着自己固定的市场,且利润远高于智能手机。国产品牌OPPO、步步高、朵唯等依靠其强大的广告攻势、明星代言和在二三线城市布下的销售网络,将原本成本低廉的MTK平台手机做到中端手机的售价,并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和口碑。
近期惠普宣布webOS系统开源,相信作为市面较为少见的智能系统,即将引起国产手机厂商新的兴趣。从“山寨”到创造自有品牌,再到利用本土优势打出自己的特色,国产手机厂商正在依靠努力获得尊重。不再打价格战,而是依靠软件和服务赢得人心,将是国产手机下一步的方向。